Search

巴哈前奏曲與複格 Book1 No.12 前奏曲*上課實況

  • Share this:

分享我們對巴哈的愛戀!
巴哈 前奏曲與複格Book1 No.12 前奏曲

下文為演奏者心得:

"彈琴這麼多年,好久沒有和自己好好說說話,和內心的自己交談。

在許多個夜晚,孤寂感襲擊而來,內心卻只能沉默以對。時間彷彿凝結進入了無聲境界,那一刻,音符雖然嘆息又嘆息,心情卻無處抒發。"

這是我對這一首曲子的詮釋,也是我第一次 #先思考,#再彈琴。🤔🤔綜合上述心境,我採用更緩版來表達沈靜的孤寂。

過去拿到曲子,不是先忙著練熟音符指法,就是趕快把譜背起來,再不然就是急於思索"老師"要的是什麼,如何才能彈出老師滿意的音樂,卻從沒想過 #自己想表達什麼。🎵🎵🎵

"先練熟,再請老師教音樂表達" 這是一般學琴者的習慣,我想,是時候改變了。

這一次,我決定要先思考音樂內容,練完整說服自己後,再請老師聽。在練琴過程中,不斷和自己對話,不斷調整每一個樂句,花了將近*兩個月完全想清楚後,才大膽請老師幫我聽,希望老師在不變動我的想法為前提下,達到平衡、有說服力、又屬於我自己的表達。

很開心,在老師調整後,每一個音符,每一個線條,都還是我所期待的,甚至,比我想像更好。💕💕
(很高興我有這樣的老師,這是極艱難的工作,老師本身的高度內涵要夠,需透析學生的特質、還要完解樂曲的內涵,還要巧妙整合兩者,精密無縫呈現)

這不但是訓練獨立思考的過程,更是一種學琴過程中的自我檢視。💪💪


Tags:

About author
手指流動狀態fingers-flow由Dawson 老師提出 這是一個超乎頭腦認知的狀態,「手指建立」後你能感受到放鬆沒有任何操控順應自然往前彈奏,這是Dawson 老師長年從氣功瑜珈,以及各式運動原理所發現,這一個創建具獨特性,也與傳統思維相違,也因此才能看到以往看不到如此大量成功的案例,甚至讓已受傷的學生再度彈琴,這將是鋼琴演奏的歷史轉戾點 更重要的是,這個方法已經以科學化清晰的步驟來實踐,讓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經歷放鬆的最後流動狀態 所有影片皆由Dawson 及嚴老師用心拍攝,如有引用,請註明出處。
View all posts